农牧民致富的独特引擎---蒙古包营造技艺文化
2017-03-23 00:00:00 来源: 点击:1855 喜欢:0
蒙古包已经成为了牧民文化阵地的靓点标志。为营造宣传阵地的文化氛围,更好地服务居民,提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噢……哎……”杨米其和妻子身着色彩鲜艳的蒙古袍在他们刚盖好的蒙古包里给客人演唱着蒙古族长调。从百里之外来的宁夏客人边欣赏边拿出手机、相机拍照。杨米其的蒙古包每月接待客人20多批次,每次能收入2000多元。
“文化蒙古包”,是人们给像杨米其这样在草原上经营着“蒙古包”,又能表演少数民族歌舞的“文化户”起的“学名”,是鄂旗棋盘井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户”。
为推进地区文化事业迅速发展,让文化成为拉动农牧民致富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棋盘井镇采用三项措施着力培育少数民族“文化蒙古包”。一是建立文化户档案,配备帮扶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文化户”发展规划。二是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从2009年开始,镇文化办结合旗文化局的启动金每年对新“文化户”给予8000到10000元不等的补贴,另外还发给成套的乐器或图书。截至目前,共投入4.8万元。三是组织大型文化活动,“以赛带培”,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年在镇里组织的“祭祀苏勒德敖包”、“建党90周年红歌赛”中都有“文化户”们优美的舞姿和动听歌声。在比赛中他们不但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也通过比赛扩大了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益。
据悉,棋盘井的“文化蒙古包”已从2006年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13家,他们每年30多万元的收入吸引着越来越多能歌善舞的农牧民投入到这个行业中去。经估算,这些“文化蒙古包”为该地区农牧民创收近400万元。“文化蒙古包”的繁荣,成为农牧民致富的独特“引擎”,是探索基层文化发展的有效之举,增强了棋盘井镇“软实力”。
2008年,蒙古包营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便于搬迁移动的房舍,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自匈奴东胡时代已在使用。是造型、功能独特的传统建筑。蒙古包拆卸容易,搭建方便,运载也十分省力,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生产生活的产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沿用至今。乌珠穆沁传统蒙古包制作,工艺讲究,其结构由架木、苫毡、鬃绳三个部分组成。 蒙古包外观呈圆形,没有棱角,大风雪中阻力小,加之结构牢固,比土木建筑更具抗风、抗震功能。外面用羊毛毡围裹,冬暖夏凉。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审美观和高超的技能和智慧。
上一篇:蒙古包的发展由来--特色建筑艺术
下一篇:客观认识真正的蒙古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