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认识真正的蒙古包文化
2017-03-23 00:00:00 来源: 点击:1948 喜欢:0
广大的内陆亚细亚腹地,千百年以来,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我们所说的“蒙古包文化”,就是对以蒙古包为核心的蒙古 人传统生活方式及民俗事项的介绍 和文化阐释。说起蒙古包,我隐约记得在童年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我们家族供奉的叫做“楚鲁图敖包” 的脚下,摆放着一个制作讲究,但由 于多年风吹日晒而风化殆尽的蒙古 包陶纳(天窗)。父亲偶尔不敢声张地 去献祭教包时,总是忘不了向那个旧天窗点洒些食物的德吉。据说,我们家二十多年前已经不用住宿式蒙古包了追溯往普,清朝统治者对蒙古 人实行贵族分封和民族内、外隔离制度以后,经过 三百多年时间,在我的家乡巴林草原,蒙古牧民已 经用土坯房定居,因为他们没有更大的牧场用于调 节不同情况下放牧的需求。这样,蒙古包逐渐被废 弃是自然的事情。并不是说所有的蒙古地方都完全 和巴林一样,像锡林郭勒、呼伦贝尔、阿拉善、巴彦 淖尔等地广人稀的地方情况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 是一致的。
向公众客观地介绍蒙古族聚居区,尤 其是那些较好地保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的“民俗 旅游资源' 我在编写内容上考虑尽可能地纳入草原蒙古包人生活的诸方面,即包括民俗文化学上讲的 民众的衣、食、住、行及其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一 方面,对于民俗旅游业来说,越是民族的、传统的东 西越有价值。另一方面,许多民俗事项,不从源头上 介绍,不交待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容易让人曲解,从 而引起不应有的混乱。这就决定了本书的文字分量 偏重于历史根源的追溯。这并不是说,我们忽略当前的情况。恰恰相反,对生活的民俗的介绍和分析才 是终极目标。汫固有传统、道现今表现,既有事 实,又有议论,通过描述典螌的事项,让读者了解 草原蒙古人生活中本质性的东西,是我们努力追求 的结果。
开发少数民族民俗旅游业,无疑是对于促进旅游景区蒙古包文化交流和发展经济十分有益的事情。但是一方面, 由于从古至今,总有一些东西方文人墨客,出于种 种原因,对蒙古人的历史、思想、生产和生活方式作 过有失客观的解释和不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由 于旅游从业人员对民俗、历史知识的匮乏,只求游 客一时的开心或谋取经济利益而胡编乱造一些离 奇的故事,或歪曲少数民族生活及历史真相的情况 也时有发生,对此.钟敬文先生等权威民俗文化学 家一再提出批评,认为如果对其不給予正确引导, 无论对民俗旅游事业,还是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出于这些緣故,作者在写作 过程中,除非有可靠资料依据或亲身经历的,不敢 想当然,随意妄言,在尽力传达正确信息的同时,对 一些事实和观点也试图予以澄清。这也是我作为民 俗文化研究者的良知和责任所在。
蒙古地方幅员辽阔,各地各部落风俗习惯尽管 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少差别。小编希望有朝一 日能够对蒙古民俗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调研整理,恐怕不但是我们这些研究者的主观愿望,也是我们的蒙古包文化发展之必然要求。
上一篇:农牧民致富的独特引擎---蒙古包营造技艺文化
下一篇:户外蒙古包帐篷的搭建注意事项